经济日报发稿注意事项
佚名
2025-06-23 15:43:49
448
新闻资讯
一、内容定位:紧扣经济主线
- 主题聚焦:围绕国家经济政策(如宏观调控、产业规划、改革举措)、区域经济发展、行业动态(金融、科技、民生经济等)、企业案例(创新实践、社会责任)等方向,避免偏离经济领域的泛化内容。优先选择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选题,如基层经济工作经验、政策落地成效、经济热点分析(如乡村振兴、双循环、数字化转型)。
- 政治与导向合规:严格与中央经济政策基调保持一致,避免出现敏感表述或数据偏差,涉及经济数据需引用官方权威来源(如国家统计局、发改委文件)。杜绝未经证实的预测、负面揣测,侧重正向引导,突出经济发展成就与积极趋势。
二、内容质量:专业性与深度并重
- 数据与案例支撑:避免空泛论述,需用具体数据(如 GDP 增速、企业营收增长率)、典型案例(如地方产业链升级实例)增强说服力,数据需标注来源。深度分析类稿件可结合行业报告、专家观点,提升内容厚度(如对某一经济政策的长期影响解读)。
- 语言风格:保持严谨、客观的党报风格,避免口语化、情绪化表达,用词精准(如 “高质量发展”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” 等术语需规范使用)。结构清晰,建议采用 “政策背景 + 现状分析 + 经验总结 + 未来展望” 的逻辑框架,便于读者快速抓取重点。
三、投稿规范:渠道与格式要求
- 正规投稿渠道:通过《经济日报》官方网站 “投稿平台”(或对应栏目邮箱)提交稿件,警惕非官方中介,避免信息泄露或诈骗。若涉及地方经济工作,可先通过当地宣传部门对接报社地方记者站,提升稿件可信度与采纳率。
- 格式与篇幅控制:标题:简明扼要,突出核心(如《XX 省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的实践路径》),避免过度夸张。篇幅:新闻类稿件建议 800-1500 字,深度评论 / 调研文章不超过 3000 字,符合纸媒与新媒体的阅读习惯。附加信息:文末注明作者单位、职务、联系方式(电话 / 邮箱),便于编辑沟通修改。
四、避雷要点:避免常见误区
- 杜绝内容雷区:不涉及未公开政策、内部数据,不评论敏感经济事件,不推广未经认证的商业模式或产品。避免重复投稿(同一内容勿同时投递给多个栏目或媒体),若需修改后再投,需注明 “修改稿” 及调整说明。
- 关注栏目匹配:提前了解《经济日报》栏目定位(如 “要闻版” 侧重重大经济新闻,“理论版” 接受政策解读文章,“民生版” 关注消费、就业等话题),针对性投稿提升命中率。
五、后续跟进:审稿与修改配合
- 党报审稿流程严格,周期通常为 1-2 周,需耐心等待;若收到修改意见,及时按编辑建议调整(如补充数据、精简表述),保持沟通效率。